威海四中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17-03-14    作者:威海四中    来源:威海四中    点击量:

      为了加快我校信息化发展,明确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小学信息化发展建设的要求,针对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特制定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在硬件建设和软件积累方面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学校信息化工作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整体水平也有了提升,局部有了突破,个别出现了亮点。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系统规划不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空白,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科信息化建设薄弱。具体如下: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1、校网软件环境。原来划为农村学校,省统一配备建立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配有专用的服务器,通过卫星的下载,组建了电子课件、常用软件等各种各样的校内电子资源库,教师受益匪浅。但是后续安装工作没有跟上,所以学校的资源库没有再次建立起来,导致搁浅。
     2、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有所发展。学校实现了以光纤方式接入互联网,各处室可以浏览互联网网站。
     3、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的水平有待提高。根据学科特点、老师需求,学校每学期都安排了校本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中青年教师都能使用PPT课件上课,使用课件率每年均有所提高。
     4、学校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制度化和流程化,努力做到工作有制度可查,有章可循。制定了《计算机房管理条例》《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报告厅使用条例》《电教设备使用制度》等制度,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寻,有制度可查。
     (二)存在问题
     1、信息化认识不够。一些教师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前瞻性的思维和认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作秀。学校缺乏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长期信息化发展规划,这是学校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障碍。
     2、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需要。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有责任性的技术娴熟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有效的培训与提高。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团队。目前学校只有一名计算机专业学历的教师,这些都是影响学校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的瓶颈。
     3、信息化建设投入晚。虽有硬件的投入,但都还没有验收,导致使用滞后。信息化软件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制约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又一问题。
     4、部分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脱节;使用人员对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意识、维护意识缺乏。这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外因。
     5、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还未形成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这是学校信息化再上台阶必须突破的课题。
     6、还未形成一个与学校管理模式一致的综合性的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密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这一主题,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以资源应用为核心,以应用促发展,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信息化作为我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重要手段,努力实现加快我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要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各部门、各阶段按照总体规划进行细化,并结合总规和细化的方案进行实施。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建设目标的内容,重点突出“建网、建队、建库、建制”的同时,分步实施,具体落实。
     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信息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突出应用,本着够用、实用、用好的思想原则,实现总规的总体目标或具体目标。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
     校园信息化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从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到教学科研活动全部信息化。其特点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把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得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种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
     校园信息化是以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网络服务为核心支撑平台,将学校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实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即实现校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推进 “办公、管理、教学、服务”的现代化,从而达到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 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7.9-2018.7)
     1、制定学校三年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把学校的电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学校的各种管理资料通过网络上传校园网,建成教师和班级教育博客,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故事等上传自己博客,从而达到共享、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能自如的上传下载正常教学的课件。通过局域网的建立,达到教师的网上办公、学生的网上评价、学校各部门的网上发布通知、教导处的成绩发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3、聘请专业人士完善学校网站,利用网站加强学校与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联系。
     4、以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为抓手。信息技术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具备收集、鉴别、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个人自律能力和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5、(1)教师培训:
     以加强师资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为切入。学校创造条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根据需要,分别举办“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基本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的有关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多媒体操作水平。聘请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培训,不但使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服务课堂教学,而且能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环境,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
     (2)学生培训
     1)在日常电教教学中,使学生能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使用学生能利用INTERNET获取信息。
     2)组建学生兴趣小组班,培养部分学生计算机维护能力、动画设计能力,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信息中心网页的维护工作
     6、以资源库的建设为保障,资源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难点,在资源库建设上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完善电教教材资源、互联网资源、校本资源四位一体的资源库建设全部课程的资源库,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7、维修好各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8、进一步解决网络病毒的防范问题,做好病毒防火墙后使宽带终端覆盖所有班级,方便课堂上的资源查阅。
     第二阶段(2018.9-2019.7)
     1、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达到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并将教师用电脑进行适当升级,推进办公现代化;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中心,配备数量足够、业务能力精强的信息技术教育专职管理技术人员;
     2、建立多渠道的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做到:
     全体教师:能熟悉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组织开展日常教学工作;能熟练掌握智慧教育平台各项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学科网和智慧教育平台的相关资源进行网络教研活动。
     网管员:网管员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硬件水平,熟练掌握各类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掌握服务器相关软件和系统的应用,承担学校资源库建设的软件支撑、资源对外发布系统及服务器正常运行、维护工作等。
     3、完成微机室的扩容工作。配备三个高标准微机室,并完成多媒体设施的安装,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础。
     第三阶段(2019.9-2020.7)
     1、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将全体教职工的电脑进行升级换代,彻底改变办公电脑卡顿的现象。
     2、改善教室多媒体环境,将超长服役的投影仪淘汰报废,改为86寸液晶显示器,极大促进我校信息化的硬件建设。
     3、完成学校各项管理平台的融合。在不断完善学校各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把校园网、家校平台、智慧教育平台、学科网网站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电教管理应用模式,
     3、学校校园网络完善,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讯网络化、教学现代化、资源数字化,在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创建省级信息技术示范校。
     4、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全面整合,并成为师生的基本技能,建成部分学科的主题学习网站,使网络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建成完善的网络化终身教育体系。
     5、学校增添3台专业摄像机和一台时时编辑机、字幕机,DVCAM采集机,建成校园广播电视台,在电教处的领导下,学生具备摄、录、编的综合能力,可以在校园内采访新闻并及时通过校园电视台发布出去。
(责任编辑:办公室)